昨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6月份,中国进口酒5.4万吨,同比下降30.4%;7月份进口5.8万吨,下降19.6%;8月份进口6.2万吨,同比下降13.4%;9月份进口6.1万吨,下降24.9%,因此得出进口葡萄酒连续4月下滑的结论。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杨征建提醒,该数据提及的是进口酒,而不是进口葡萄酒,不能从数据得出以上结论。
不过,他认为近期进口葡萄酒市场确实有下滑趋势,今年的进口葡萄酒市场的淡季相比往年长一点,与白酒市场的强势挤压有关。葡萄酒行业资深人士殷凯认为,这样的调整不仅可以使一部分热钱离开市场,也可以淘汰一些本身有问题的企业和落后的模式,部分价格虚高、严重偏离价值的产品很可能被打回原形。
另据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一年中,澳大利亚对中国大陆出口的葡萄酒首次突破10亿澳元,比此前的12个月增长66%。对此,殷凯称,关税下调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未来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上不会总是一家独大。(记者林琳)
德媒:中国葡萄酒市场太诱人
德媒称,欢迎来到崭新的葡萄酒世界。最近在上海举行的ProWine China国际葡萄酒和烈酒贸易展览会再次表明,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对葡萄酒行业的影响比中国还大,虽然那里的人均葡萄酒消费水平还很低。
据德国《商报》网站11月20日报道,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葡萄酒顾问罗伯特·约瑟夫说:“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葡萄酒风格、交流和销售方面均是开路先锋。”
报道称,在中国,没有像德国这样的葡萄酒生产和销售两分开。例如拥有各种葡萄种植园的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在4年时间内开设了400多家销售门店。
报道称,鉴于当地葡萄酒生产商已全面布局,这一问题浮出水面:外国商家是否还值得进入中国市场?专家给出了肯定回答。因为一个大数字和一个小数字仍令世界葡萄酒行业兴奋不已。
报道称,大数字是中国拥有超过13亿人口。仅上海就有大约2500万居民,接近德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差不多与澳大利亚人口持平。
报道还称,但这一数字也说明:中国不只有一个葡萄酒市场,而是有许多不同市场。有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大都市,也有欧洲人几乎叫不出名字的其他众多百万人口城市和千差万别的大型区域。
报道称,小数字是1.3升。这是中国的年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其中将近90%为红葡萄酒。不过从人口数量上看,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2013年消费量18.6亿瓶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红葡萄酒市场。
报道指出,1.3升这一数字也表明了中国的巨大追赶潜力。因为德国的年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23升,法国和意大利分别为53升和45升。
报道认为,葡萄酒行业从未如此热衷于中国市场。德国葡萄酒专业培训中心盖森海姆大学的西莫内·洛森教授认为:“中国目前以及在未来3年都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在洛森看来,欧洲葡萄酒生产商今后几年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克服亚洲市场的地理和文化差异。
(责任编辑整理:爱酒吧)